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前瞻 > 正文
让蚕桑产业造福千家万户——记重庆市政协委员鲁成-快播
2022-12-23 09:59:21 来源:重庆政协报 编辑:news2020


(相关资料图)

他,三十余年躬耕不辍,研究家蚕突变基因、资源及细胞生物学,引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与实践;他,主持建立国际领先的中国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体系,带动全国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他,作为14个特困连片区域之一的滇桂黔石漠化区的扶贫工作总协调人,努力让蚕桑产业造福千家万户……他就是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著名蚕学家、西南大学教授鲁成。

1993年,35岁的鲁成从讲师破格晋升,成为当时全国蚕学界最年轻的教授,而今,他那满头的黑发已经变得像蚕丝一样纯白闪耀。“1985年我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蚕桑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一直留校工作至今。”回忆起与蚕打交道的漫长岁月,鲁成忍不住感慨。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鲁成每天都要对几百份蚕的活体样本一一进行检查,确保携带同一种基因样本的纯正性,同时,仔细观察是否有新的突变发生。保护好家蚕基因资源库是进行家蚕基因研究的先决条件,也是他最重要的任务。十多年来,鲁成不仅完整保存好家蚕基因库,还新发现数10个新突变基因,为家蚕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还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建成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

长期从事家蚕基因研究,从基因资源收集保护、基因库构建、遗传学研究,到细胞遗传工程、基因组与功能基因、分子改良技术与遗传育种,鲁成的不断创新进取,为振兴我国蚕业科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制定了我国蚕桑体系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引领全国蚕桑现代技术研究和发展。基于他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成果,在我国18个蚕桑主产省(区、市)建立了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的基地网络,使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

皮肤黝黑的鲁成走在田间地头,常被人误认为是种桑农户。对于别人的误解,他笑着说:“我可不就是一个农民嘛,地地道道的农民。”

为了让农户在养蚕中得到切实的收益,鲁成率队对滇桂黔石漠化区61个县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报告》上报农业农村部,加快推动了当地农村的脱贫致富进程。他长期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为充分发挥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作出巨大贡献,推动桑品种及新技术示范达150余万亩,解决30余万人就业,有效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约15亿元。

“如今,蚕丝服装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养蚕的前景十分广阔。2017年,每吨蚕丝卖到50多万元,但栽桑养蚕的农民越来越少。”对鲁成而言,2018年4月13日,是他毕生难忘的日子。那天,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召开的国家原蚕人工饲料饲养观摩研讨会现场,看到人工饲料喂养的蚕宝宝,鲁成兴奋不已,他仿佛看到了人工饲料养蚕的广阔前景。

据介绍,人工饲料养蚕具有生产不受季节限制、饲料品质均一、可标准化生产等优点,同时也避免了农药和环境污染给养蚕生产造成的危害。在鲁成的组织协调下,经过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多方持续努力,目前我国在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饲料加工、饲养技术与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实现了产业化示范应用,为全面推进小蚕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辈子,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桑林、在蚕桑基地。”鲁成说,他将继续致力于蚕桑产业,不断寻求高效、优质、特色、多元化的新突破。

标签: 蚕桑产业 人工饲料 西南大学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